“清明斷雪,谷雨斷霜”,作為春季最后一個節氣,谷雨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
谷雨節氣后,降雨增多,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此時養生要順應自然環境的變化,通過人體自身的調節使人體內部的生理環境與外界自然環境的變化相適應,保持人體各臟腑功能的正常。除了常規的春季養肝,谷雨節氣的養生重點是“順應自然,健脾祛濕,補養氣血”。
起居養生
1、順應自然,早晚適當“春捂”
谷雨時節天氣忽冷忽熱,人易患感冒,應注意保暖。雖然谷雨時氣溫升高較快,但晝夜溫差較大,往往是中午熱、早晚涼,因此早晚還應添加衣服,適當“春捂”。但“春捂”也要有度,一般來說,氣溫超過15℃就沒有捂的必要了,如果再捂下去易使火熱內生。
2、順應自然,防“濕邪”傷身
由于谷雨節氣后降雨增多,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是神經痛的高發期,因此需防“濕邪”侵襲傷身。注意開窗通風,加強保暖,不要著涼 。在節氣前后艾灸或刮痧,不僅可以健脾利濕,還可以疏肝利膽,保持各臟腑功能正常,為安度盛夏打好基礎。
3、順應自然,出行有“防”
谷雨前后,楊花柳絮隨風舞,很容易引起鼻癢、鼻塞、咳嗽和皮膚過敏等癥狀,所以如果進行戶外活動,一定要做好防護。早晚用冷水洗鼻和揉搓鼻翼,有助緩解過敏。過敏體質的人外出時還要預防花粉過敏,預防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的發作。
飲食調護
1、健脾祛濕、飲食宜清淡
飲食上要注意調養肝氣去“春火”。要少吃酸性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娠嬘镁G豆湯、酸梅湯、綠茶等,防止體內積熱。不宜進食羊肉、麻辣火鍋,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熱之品,以防邪熱化火,誘發瘡癰癤腫等疾病。
2、健脾祛濕、省酸增甘以養脾
谷雨養生,從飲食上來說應注重養脾,宜少食酸味食物、多食甘味食物。在日常生活中,可多吃一些祛濕利水的食物,如紅豆、黑豆、薏苡仁、山藥、冬瓜、藕、海帶、豆芽等。煮粥時可添加一些薏苡仁和紅豆,可健脾祛濕、散寒止痛。
3、谷雨養生藥膳
玉米須大棗黑豆粥
【原料】玉米須60克,大棗30克,黑豆30克,胡蘿卜90克。
【制作】水煮玉米須半小時,去須,用其水煮大棗、黑豆、胡蘿卜(洗凈切塊),豆爛即止。
【功效】有健脾益腎、利濕的功效。
運動養生
順應自然,適當運動。春日,萬物生長。人們需根據自身體質,選擇適當的鍛煉項目,如慢跑、做操、打球等,也可野外春游,這不僅能暢達心胸,怡情養性,還能改善身體的新陳代謝,使氣血通暢,郁滯疏散,增強身體素質,減少疾病的發生,使身體與外界達到平衡。
情志調護
順應自然,心情舒暢降肝火。谷雨正值春夏之交,春季為肝氣當令,肝與情志密切相關。因此在谷雨時應格外重視保持情緒樂觀,遇到煩惱時多向家人和朋友傾訴,或多到大自然中郊游踏青。切忌遇事急躁,妄動肝火。
中醫保健
順應自然、柔肝疏肝。春季,肝木旺盛,脾衰弱,谷雨前后15天及清明的最后3天中,脾處于旺盛時期。脾的旺盛會使胃強健起來,從而使消化功能處于旺盛的狀態,消化功能旺盛有利于營養的吸收,因此這時正是補身的大好時機。
可以在早晨7點-9點,早餐后點按內庭穴,這時胃經氣血最為旺盛。用大拇指按壓或圓鈍物品點壓,100次為宜,每天按摩1~2次,有清胃、瀉火、解毒的療效。
【快速取穴】正坐,在足背2、3趾的趾蹼正中略后一些(約半橫指)的凹陷處,按壓有酸脹感。
還可刮拭或點按三陰交穴:此穴位為肝、脾、腎三者經脈交匯處,刮拭此穴對肝、脾、腎有保健作用??捎妹婀畏?,將刮痧板向刮拭方向傾斜30°~60°,自上而下均勻單方向刮。
【快速取穴】位于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
蕪湖市中醫醫院中醫護理門診提供督灸、臍灸、任脈灸等多種灸療以及刮痧、平衡火罐、耳穴壓丸等系列養生技術服務。
地址:蕪湖市中醫醫院門診樓五樓護理門診。
就診時間:周一到周日下午2:00-5:00。
電話:0553-5967282